首页 > 外汇 > 币种专区 > 其他币种 > 金融危机成国际经济转折点 活力中心渐东移(4)

金融危机成国际经济转折点 活力中心渐东移(4)

2011年02月24日15:47分类:其他币种

核心提示:从规模和影响的角度来说,这场危机是国际经济前进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危机后的世界在很多方面将与我们过去认识的世界大不相同。

  对于扶持金融系统的措施和力度,政府的解释是,必须采取快速和果断的措施来阻止这场火烧毁整个金融体系,并蔓延到整个经济。实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就蔓延到了实体经济,造成严重衰退,2009年上半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负增长,失业率急剧上升。各国当局再次通过支持消费、支持战略部门或减税等方式采取刺激需求的特别措施。不仅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这样的应对措施,通过刺激需求来缓解经济活动下滑的趋势。很多人认为,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复苏,公共权力部门试图刺激私人部门没有条件推动的开支能力。这些措施使西方经济陷入巨额公共赤字,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际上,只有一部分赤字是一揽子财政刺激措施的结果,大部分公共赤字的增长是财政收入急剧减少的结果,衰退和危机造成的开支增加,特别是失业保障的增加是导致财政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2009年年中执行这些财政刺激措施之后,似乎有迹象表明,经济生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这些迹象的出现也促使很多人宣布经济增长新春天的“绿色萌芽”已经出现。但在大部分经济体,这些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特别是欧洲国家。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则是另一番景象。除了东欧和中欧倡议组织国以外,到2009年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在2010年得以保持。

  最后,危机在2010年5月初进入了新阶段,一些经济体长期积累的不平衡造成的主权风险加剧。在这一阶段,金融市场感受最大不安的地区是欧洲,特别是欧元区。一些之前呈现最明显失衡状态的国家(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开始承受市场不信任的后果,不得不采取严厉的调整措施,付出高昂的社会和政治代价。此前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和公共赤字达到的规模成为这些经济体脆弱性的决定因素。

  如果说危机是对市场自我监管能力过度信任的产物,那么对危机的应对措施应该是为公共权力部门进行更积极有效的监管提供新的空间和工具。各国当局致力于支持金融系统并刺激需求而采取的措施似乎表明了以政府更大的主动性为特点的国际经济新时期的开始。2010年5月以后,这一印象逐渐淡化,各国政府似乎迫于市场压力改变了初衷,试图通过一系列财政措施来赢得声誉。

  但这种做法却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严厉的调整措施势必加剧社会紧张形势,最终影响到机构的合法性和调整过程的可执行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就发生了一些社会事件。此外,调整措施巩固了此前关于政策受益者正是危机制造者,而更严重的成本落到无辜受害者头上的观点。与危机应对措施相关的成本和利益分配不均是各国政府饱受批评的部分原因。第二个问题与将调整措施作为摆脱危机途径的做法本身有关。在像欧盟这样高度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同时采取公共开支紧缩政策会通过相互需求的减少,对经济活力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很多人认为,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只会延长衰退的周期,距离经济复苏越来越远。

  即将到来的世界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危机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复苏后的经济所具有的特点很可能已经与上世纪末大有不同。在有些情况下,变革的趋势已经提前显现出来,因此危机不过是为这一趋势又增添了一个因素罢了。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变革是与危机推动的因素及其影响密切相关的。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变革的6个方面。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