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央行动态 > 欧洲央行 > 欧洲央行本周还将推出系列刺激措施

欧洲央行本周还将推出系列刺激措施

经济参考报2014年06月05日09:22分类:欧洲央行

核心提示:根据欧元区官员透露,欧洲央行可能将于5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并且不排除日后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欧元区通胀率下滑推升降息预期

市场预计欧洲央行本周还将推出系列刺激措施

欧盟统计局3日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上个月的通胀水平降至金融危机时期水平,再次增加了欧洲央行采取行动对抗通缩风险的压力。根据欧元区官员透露,欧洲央行可能将于5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并且不排除日后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降息通道或开启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欧元区按年率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初值为0.5%,低于上月的0.7%,也低于预期的0.6%,且明显低于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设置的2%的通胀目标。这一数据与3月持平,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意外下滑的通胀数据增加了欧洲央行降息的可能性。据彭博社报道,根据两名匿名的欧元区官员透露,欧洲央行决策者们正在紧张讨论将基准利率与存款利率降低10至15个基点,最终决定将于5日议息会议后发布。这两名匿名官员还称,届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还有可能暗示,本周的降息将不会是最后一次。

此外,决策者们还有可能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注入流动性以增加信贷供应。在5日的议息会议后,德拉吉将提出最新的宏观经济预测,同时有可能宣布诸多非常规政策措施。

分析师们对此表示欢迎。法国安盛投资管理机构战略分析师马修说:“就现状而言,欧洲央行除了行动别无选择。如果不行动,欧元势必将升至1.40美元以上并继续上涨。而欧元上涨将拖累进口商品价格,并增加通缩压力。”

野村证券预计,欧洲央行将削减所有关键利率10个基点,包括首次将存款利率降至负数区间,并可能宣布一项信贷宽松项目,其形式为有针对性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资助计划。

据路透社报道,受欧洲央行将采取新措施对抗通缩、支持欧元区脆弱的经济复苏的市场预期升温影响,投资者们推高股市的热情有所缓解,3日欧洲股市交易量小幅下滑,一些基准指数从数年来高位下滑。

当日,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300指数下滑0.4%至1374.78点,而前一交易日该指数创六年半以来高点,当日交易量仅为过去三个月日平均交易量的75%。此外,欧元区蓝筹股EuroSTOXX50指数下滑0.2%至3241.04点;德国DAX指数由前一交易日的纪录高点下滑0.3%至9919.74点。

通缩阴影难驱散

长期的低通胀率是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据法新社报道,欧元区通胀率在过去一年里稳步下滑,远低于目标数值,且短期内几无好转迹象,显示出欧元区需求依然疲软、欧元不断走强。低通胀率增加了通缩风险,随着商业和个人消费滞后,这可能使得经济陷入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同时还将降低经济增长并提高失业率。通缩一旦成为常态,欧洲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行动将面临很大困难。

当前,欧洲央行正忙于对抗这一威胁欧元区经济复苏萌芽的顽疾。自去年11月以来,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当前的0.25%历史低点,并反复强调必要时将采取行动遏制毁灭性的通货紧缩。

4月初,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已达成共识,承诺将采取包括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内的措施,有效应对持续低通胀带来的风险。市场一度认为欧洲央行或已站在量化宽松的风口上。近日,他再度强烈暗示将在接下来的议息会议上采取行动,他称央行决策委员会对当前的通胀情况极为“不满”。

美国《华尔街日报》此前分析认为,如果有迹象表明欧元区过低的通胀率持续时间过长,影响经济复苏,那么欧洲央行的第一选择将会是进一步下调利率,或者通过新的长期贷款向银行业体系注入资金。

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欧洲经济复苏进程慢于预期。根据欧盟统计局5月15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今年一季度环比增长0.25%,同期欧盟28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3%,涨幅均略低于预期。分析人士称,投资和消费意愿受到通缩风险打压,抑制了欧洲经济增长动能。

根据2011年开始实行的“欧洲学期”机制,欧盟委员会2日向欧盟各成员国分别提出具体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建议,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在经济增长、就业和公共财政方面提出的目标。这些建议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2014年至2015年间促进增长,提升竞争力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欧委会主席巴罗佐表示,尽管欧盟的金融市场已经逐步稳定,公共财政也变得更为健康,但经济复苏仍然很脆弱,尚未达到目标,这尤其体现在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上。欧盟还需做更多努力,将欧洲从危机中完全拉出来,回到稳定发展的道路上。

据悉,欧委会提出的具体经济政策建议将于6月提交给各成员国领导人和相关部长进行讨论,并在7月8日举办的欧盟财长会上正式通过。随后,各成员国将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执行这些决策。(记者廖冰清)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