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币种专区 > 人民币 > 人民币国际化需四因素驱动 进程将分步走

人民币国际化需四因素驱动 进程将分步走

http://forex.xinhua08.com/来源:新华08网2012年02月18日23:17

核心提示: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了我国核心利益。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关键的“四个支柱”驱动,国际化进程亦将“分步走”。究竟是先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再倒逼上述几项改革,还是待这些因素成熟后再推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其中利弊、先后顺序非常需要。有关金融改革开放次序的争论和不同声音所带来的积极一面不容忽视。

新华08网上海2月18日电(记者有之炘 陈爱平)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快车道,近日有公开消息显示,我国与日本货币当局拟于本月内设立联席会议,促进两国货币直接兑换。而在18日举行的“第三届上海金融论坛”上,众多政府要员、学术专家和业界代表以及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专业人士共议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抓手和路径。

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了我国核心利益。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关键的“四个支柱”驱动,国际化进程亦将“分步走”。

人民币国际化彰显国家利益

伴随着美欧经济危机此起彼伏,对于坐拥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风险,给我国政府和机构企业在资产组合方面带来难以预见的损失。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在谈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利益时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买卖的商品和服务、持有的海外资产或负债都以美元等国际货币计价,因而遭受国际汇率波动的巨大伤害。“人民币国际化成功推进的标志就是海外商品和资产交易过程用人民币计价,计价功能的发挥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

就在本周,一则消息引来市场密切关注,印证了潘英丽的分析判断。据媒体报道,我国与日本货币当局拟于本月内设立联席会议,促进两国货币直接兑换。分析认为,日元与人民币直接兑换交易将降低中日交易对美元的依赖性。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使国内企业一劳永逸地避免大部分汇率风险,其带来的另一个益处是,我国将获得铸币税收入,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表则表示,从以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历史经验看,货币国际化的初期,资本逆差的结果就是国际投资、国际援助使得本币流出;而贸易顺差又促进本国回流。因此本币升值有利于本币国际化。而在货币国际化成熟期,贸易逆差将促进本币流出;资本顺差将促进大量外债和外国投资使本币回流,本币贬值就将带来大量铸币税收益。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则从人民币国际化所包含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中,解读出了另一个好处。“过去我们是以升值的人民币资产置换贬值的海外资产,这仅仅停留在货币层面,从成本上是得不偿失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中包括国际板的推出,这并非要把欧美已经高度金融化的资产拿到国内上市,而是把中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利益,包括合资企业和项目引入国内市场。”

关键的四因素“驱动”

与“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这一传统的演化模式不同,人民币所尝试的是交叉提升其“三位一体”的国际化道路。

面对这一非传统模式,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中的关键要素是稳妥推进的前提。对此,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放开以及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发展同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依托这几方面循序渐进的改革来实现。

首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十分复杂,迄今没有任何理论模型能够精确测算人民币对美元的均衡汇率水平。虽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汇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也饱受质疑。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欧债危机的变化将带来较大不确定性,美元在不确定性走强时,人民币难免会阶段性贬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加大正是扩大波幅的最好时机,有升值预期也有贬值看法,有利于均衡汇率形成。”

其次,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规模已和银行贷款接近,使得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也日益成熟。业内人士预期,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具体路径是存款理财化和贷款证券化,预计大约3-5年可基本实现。吴晓灵建议,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以让贷款利率下限先放开,随后再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第三,在资本账户放开问题上,业内呼声也颇高。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坦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较低,而如果资本项目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会非常有限。他建议从现在开始,明确地将资本账户开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性。

另外,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发展也成为热议话题。尤其是RQFII和已经开展的人民币跨境业务使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相互连通,形成上海与香港,甚至内地多个城市的互动。在《“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发展沪港金融的互补、互助、互动关系,完善沪港金融合作机制,加强沪港在金融市场、机构、产品、业务、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沪港金融市场产品互挂。

然而,屠光绍所担心的是,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步子迈得太快,会对国内货币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究竟是先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再倒逼上述几项改革,还是待这些因素成熟后再推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其中利弊、先后顺序非常需要。有关金融改革开放次序的争论和不同声音所带来的积极一面不容忽视。

分步完成“走出去”

自2007年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破冰以来,人民币国际化一直处于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2010年6月重启汇改后,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2011年更可谓是人民币国际化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范围推向全国,从贸易推至投资,再从对外投资到外商直接投资,又从直接投资到证券投资。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更是屡有斩获,被数国央行纳入外汇储备之中。韩国央行表示将在今年购买中国的股票和债券,日本政府也表态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人民币上升为世界性货币不仅动能十足,人民币“走出去”的“分步走”计划也越发明晰。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指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把握上,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重点可以从贸易结算调整到海外投资。

潘英丽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前期与后期有着不同的战略侧重。“前期着力于稳健创造国际需求,进行海外商业布局,加快国内经济金融转型,从亚洲入手对国际汇率波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管理;后期着力于激进释放海外供给,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通过各种渠道急剧扩大海外人民币供给,以此打破美元本位制造就的美元网络外部性,从而迅速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规模效益和地域覆盖面。”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将来式,而是进行式。第一,在3—5年时间里肯定会完成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和投融资方面的国际使用。第二,在中期,也就是说5—10年的时间里,可以在一定的范围里面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第三,长期,10年以后或者更多的时间,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货币。

【责任编辑:钟奕】

微博秀

一键关注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