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央行动态 > 其他 > 英报刊文说全球各大央行须采取新前瞻性指引

英报刊文说全球各大央行须采取新前瞻性指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1月09日13:46分类:其他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1月8日登载巴克莱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朱利安·卡洛撰写的文章,题为《中央银行须加强政策沟通》,摘编如下:

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时,几大中央银行大幅降息,并很快到达零利率边界,这使它们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政策措施。

非常规措施有三种形式:大规模的资产购买(即量化宽松)、额外的流动性供应,以及政策利率的前瞻性指引。

通过显著改善金融市场条件,这些手段在支持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8%,让人们看到了未来退出量化宽松后经济的希望。不过,当前英国经济状况仍然有赖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还在实行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

然而,去年5月以来,美国实际利率大幅上扬,意味着美国债券市场已在预测,量化宽松将于2014年结束。加上美国和欧洲各央行也在逐步缩减流动性支持的规模,前瞻性指引成为仅剩的主要非常规政策工具。

正如英国央行副行长毕恩所言,前瞻性指引旨在“清晰阐明我们的应对措施,以此使政策更加有效”。这是从更一般的角度对前瞻性指引给出的有用描述。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主管货币政策的委员会把前瞻性指引与失业率的某个临界值(升息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挂钩,同时着眼于让利率调整与实现他们的职能目标协调一致。

相对而言,欧洲央行的前瞻性指引则比较模糊。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预计,其政策利率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维持现有水平,或更低水平”。

前瞻性指引和更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看上去将继续充当中央银行的核心政策工具。中央银行视其为有效沟通的一种延展,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在货币政策的传递中形成更好的牵引。

前瞻性指引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操作范围,使他们在非常规政策(资产购买和额外流动性支持)行将结束时,在“常规”货币政策的框架内,对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和波动施加影响。有效的前瞻性指引的重要性体现在四点上:

第一,尽管近年来做了一些去杠杆化的努力,但从历史标准看,美国、英国和欧洲部分地区非金融私人领域的总杠杆率仍处于高位。这意味着,这些领域极易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对利率变化具有敏感性。

第二,历史经验表明,政策利率从低点升至某个“正常”水平往往伴随着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债券市场对未来政策收紧程度的过度预期。

第三,利率正常化是在空前的低政策利率背景下发生的,还伴随着大量的非常规操作,其后果如何尚不清楚。因此,中央银行应特别注意清楚地传达它们的应对措施。

第四,中央银行在判断和发布货币政策的合理路线方面居于独特的地位,因此它们必须追求分析的公开透明,并继续促进公众正确理解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分析的含义。这给中央银行带来重任,即围绕任何宏观经济和利率预期的问题,它们应该承认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并鼓励公众参与辩论。

2014年,各大央行恐怕需要发展新的前瞻性指引形式,并且要远远赶在现有指标临界值被满足之前。随着“货币政策公开性”原则继续得以贯彻,中央银行也仍然可以学习和借鉴最好的做法。

例如,美联储积极采用了新闻发布会的做法,发布政策利率路线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的较长期经济预测,并通过《较长期目标和政策声明(2012)》阐明了应对措施。日本央行通过将通胀目标清晰设定为2%,加强了信息传递策略。欧洲央行也在考虑如何能发布更多关于其政策辩论的信息。

鉴于目前大西洋两岸的经济周期缺乏联系,相互间日渐分离,欧洲央行也应该考虑用其他方式来加强前瞻性指引,包括扩大发布信息的含量,加入更多该机构成员对经济预期的细节。

金融危机以来,中央银行采用了大量新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我们可以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14年得到加强。(完)

[责任编辑:山晓倩]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