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Taper信号 暗示今年年内行动

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崔凯)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FOMC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在7月利率会议上讨论了今年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可能性,不过对于具体何时进行Taper仍存在分歧。纪要重申应该先Taper,直到资产负债表不再扩张,然后再加息,并认为目前还未达到加息所需的就业标准。

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认为,美联储今年可能会达到缩减购债规模的门槛。大多数与会者指出,如果经济按照他们的预期发展,今年开始放缓资产购买步伐可能是合适的,并补充称经济已经达到通胀目标,并对就业增长的进展“接近满意”。

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加码货币宽松以来美联储首次在会上明确讨论Taper。此次纪要专门设了一个名为“讨论购买资产”的内容章节。其中显示,7月末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与会官员讨论了资产购买的一些方面,包括朝着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取得的进展。

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层仍存在意见分歧。

多名与会者认为,经济和金融环境可能确保未来几个月减少购买资产。但其他多名与会者暗示,明年初可能更适合放慢购买步伐,因为他们有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环境并没有接近达到“实质性进一步进展”的标准,有人认为,价格稳定目标方面的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数位官员表示,如果变异毒株在美国的传播情况恶化,他们恐怕会改变对货币政策的立场;当前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一些与会者建议,鉴于近期的高通胀数据可能比预期的更持久,准备“相对较快地开始缩减”资产购买步伐将是谨慎的做法。

另外几位委员则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都不会减码购债;几位与会者还指出,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不等于收紧货币政策立场,而只是暗示将以较慢的速度提供额外的货币宽松政策。

大部分与会者认定,在充分就业的目标方面,还未达到FOMC委员会所说的取得“实质性进一步进展”,在价格稳定的目标方面,则已取得这类进展。少数与会者认为,今年通胀是暂时性攀升,而且最近长期收益率和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下行,这让人怀疑,在达到价格稳定目标方面是否真有那样的进展。

此外,部分与会者认为减码购债将取决于经济形势,减码行动与加息的时间点无关。大多数官员还认为,成比例缩减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债购买是有利的。关于市场普遍关注的通胀问题,与会者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受到供应瓶颈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很可能是暂时的。

美联储决策者还讨论了,一旦经济条件满足上述目标指引设定的标准,可能如何调整资产购买。

纪要称:“展望未来,大多数与会者指出,假设经济总体向着他们预期的那样发展,他们判定,可能适合今年开始放慢购买资产的步伐。因为他们发现,就FOMC委员会设的‘实质性进一步进展’标准看,在价格稳定的目标方面已经令人满意,在充分就业的目标方面接近让人满意。”

在Taper的步伐方面,多名与会者认为,如果Taper采取适当的步伐,或有助于在可能满足加息的条件之前结束净购买资产。同时,与会者暗示,加息的标准和缩减购债的标准无关,行动的时点取决于经济发展。多人指出,当适合减缓购债时,FOMC清晰确认Taper时点和加息时点之间毫无关联就很重要。少数与会者认为,FOMC需要仔细考虑宣布Taper的风险,因为如果时机还不成熟,可能让FOMC对新货币政策框架的承诺遭到质疑。

多名与会者指出,提早开始Taper可能要伴随着更循序渐进地减少购债,这两种做法的组合拳可能降低在宣布Taper后金融环境过度收紧的风险。

大部分与会者认为,成比例地减缓净购买美国国债和机构MBS有助于同时结束购买这两类资产,这样的做法符合FOMC的理解,即购买国债和机构MBS对金融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同,并且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起到同样的作用。

而一些与会者主张,应该在Taper的过程中进一步讨论适合的购买资产组成部分。多位与会者认为,减少购买机构MBS应该比减少购债的速度更快,因为房产领域极为强劲,不需要联储通过购买机构MBS提供那样的支持,那可能被市场理解成分配信贷。

分析师Sebastian Boyd指出,在是否更早缩减MBS购买的问题上,美联储的语气似乎发生了变化。6月的时候听起来似乎是更多的官员同意先缩减MBS购买,但现在听起来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分析师Steve Matthews也指出,关于是否更快或更早地缩减MBS购买的争论似乎已经结束,FOMC似乎倾向于以同样的比例减少美国国债和MBS的购买。 

同日,明年美联储FOMC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他倾向于美联储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减码QE的任务,从而允许美联储继续向前推进,打开加息的大门。到目前为止,2022年第四季度是开始加息的最“合乎逻辑的地方”。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