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金协专家建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9日22:15分类:货币

新华财经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刘玉龙) 29日参加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主办的“亚洲普惠金融圆桌会议暨普惠金融合作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嘉宾表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际共识,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他们建议,各参与主体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目前,很多机构打着普惠金融的幌子以20%甚至更高年化利率从事金融业务,这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亚金协普惠金融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格莱珉银行创始人、中国尤努斯基金会创始人穆罕穆德•尤努斯结合创办“穷人银行”的历史指出,普惠金融有明确的定义,包括机会平等、可负担的成本、有效的金融服务等。

尤努斯表示,虽然价格不是“好金融”的唯一评判标准,但对于穷人而言,可负担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关键指标。

韩国金融改革会议前议长、首尔金融论坛会长闵相基也指出,金融的可得性本身并非目的,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够让弱势群体以可负担的成本享受金融服务。

“要着力提高弱势群体的信用,让他们变得更加值得信赖。”闵相基强调,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学会自助。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副巡视员李青川表示,推动普惠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要结合本国实际,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推进,还应从顶层设计、模式创新、风险防范等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复制推广各国和地区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

韩国金融监督院金融中心支援局局长李范烈介绍,根据韩国的实践,金融业需要不断创新方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重建大众对金融服务业的信任。

“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享受金融服务,使其持续成长。”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东善明强调,相比传统的信用评分模型,人工智能的应用并不能降低小微企业本身的风险,如果一味依赖金融科技手段增加所有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能导致不良贷款和“僵尸企业”的问题。

中国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星表示,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应从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由“普”到“惠”,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二是自“上”而“下”,加强普惠金融科技赋能的顶层设计和底层支撑;三是居“安”思“危”,主动应对数字化时代普惠金融新形势、新风险;四是以“近”谋“远”,建立商业可持续的长效发展机制。

亚金协普惠金融合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总结了值得全体成员进一步思索探讨的五大问题。一是普惠金融的指向性十分重要,应重点保障最需要金融服务的特殊群体,而不是以盈利性为目的产生服务偏差;二是在普惠金融供给侧要有合理的定位和合理的定价,在需求侧着力加强客户教育,以更好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三是金融科技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加强普惠金融信用构建机制建设;五是普惠金融要着眼可持续发展,有效建构服务生态。

亚金协普惠金融合作委员会今年1月20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成立。据亚金协常务副秘书长杨丽玉介绍,亚金协普惠金融合作委员会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加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编发普惠金融最佳实践报告、定期组织召开普惠金融工作会议、推动生态蜂业专项工作等。

编辑:张无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