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股改上市是国有银行最合理的选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5月16日12:00分类:货币

新华财经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刘玉龙)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银行在荆棘与磨砺中蹚出的一条道路,是最合理的选择。”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16日参加《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新书发布会时说,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把中国银行业体系从技术性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基本解决了巨额不良贷款和财务包袱,真正启动了中国银行业现代化的进程。

2002年2月,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做出了“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有条件的可以上市”的决定,拉开了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五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的改革大幕。

姜建清表示,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是经营体制和机制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作为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并服从于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需要,又对中国经济金融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姜建清强调,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否成功,应该建立在历史比较、动态和全局化的分析基础上。

“我们做过复杂的测算,在考虑上市后资本溢价收益的情况下,国有银行股改不但完全覆盖了成本,而且实现了超过1.6万亿元的超额净回报;即便剔除资本溢价,股改收益也同样能够完全覆盖成本,且较之不股改情形,能够为国家带来至少8000亿元的超额净回报。”姜建清表示,简单估算,对比股改前的两次剥离和汇金注资等财务投入数据,将股改上市后到2016年末所创造的净利润、为国家上缴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等利税总额作为财务贡献,还不包括股改过渡期内通过利润消化的历史包袱,中农工建四大行的财务贡献已经是财务投入的2.33倍,远远超过当时的财政投入。

姜建清表示,国有银行股改还夯实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经济造血功能和金融体系稳定器的职能,为之后几年我国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除了商业银行直接创造的财务效益外,包括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一把钥匙开两把锁’,大大推动了国有企业卸重负、去杠杆,处理了大量僵尸企业。”姜建清说,银行与一大批进行改制并公开上市的企业共同发展、前进。

展望未来,姜建清表示,股改上市只是国有银行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持续推进和深化改革是银行持续发展和保持良好质量与效益的根本保证。

编辑:董婷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