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央行动态 > 美联储 > 岁末大戏——美联储是否真会加息?

岁末大戏——美联储是否真会加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2月14日18:32分类:美联储

核心提示:关于“美联储是否加息”的讨论有些像《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因为喊“狼来了”太多次,如果“狼”不来,那对美联储信用的打击估计是联储无法接受的,如果加息,美国经济又是“无法接受”的,总结一句话就是:“加或不加息都是错”。

来源:微信公共号“宏观经济观察”

目前,超过90%的机构和分析师普遍预测,美联储16日将加息,将成为今年最重要的全球经济事件。数日后,美联储将就是否结束零利率时代给出结论。在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我们邀请业内部分专家、学者就此问题阐述观点,交流思想。此次交流,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张超、建设银行孙兆东、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肖立晟、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周文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张家瑞、宏观经济观察特约研究员刘义华与我们一同探讨美联储议息问题。

张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点评

关于“美联储是否加息”的讨论有些像《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因为喊“狼来了”太多次,如果“狼”不来,那对美联储信用的打击估计是联储无法接受的,如果加息,美国经济又是“无法接受”的,总结一句话就是:“加或不加息都是错”。

美联储为什么要加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玩到头了,在世界范围内释放美元释放不出去了,再玩下去美元只能在美国资本市场空转,结果就是资产价格虚高后泡沫再次破灭。同时,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将导致美元独自承担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本,这将揭下美国经济“脆弱复苏”的遮羞布。为什么不加息?如果联储不加息,就像前面提到的,通过制造加息预期,用收益率的预期和美元升值预期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以支撑“经济繁荣”的美好愿望将落空。再加上,大选临近,加息对执政党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因此从两个方面看,美联储现在不仅仅是左右为难,更是如履薄冰,无论加息或不加息,在短期看都不是最优选。所以,虽然美联储本次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后续(一年内)难见再次加息。通过QE让世界承担危机成本的同时,终会因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贻害自身。

孙兆东(经济学博士、《世界的人民币》作者、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点评

2015年12月15-16日美联储本年度最后一次例行议息会议,加息的概率在70%,基准利率加0.125%的概率在80%,基准利率加0.25%的概率在70%,而基准利率加0.5%的概率在50%以下。当然,不加息的概率也有20%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联储会议不管是否加息,都会对市场带来影响,不加息会继续延续美元指数的上涨预期,继续改善美国实体经济指标,巩固其资本市场高位;但是,只要是加息,即打破了次贷危机以来的美国降息周期,给市场一个拐点出现的信号,而加的幅度小,则隐含未来再次降息的可能,加的幅度大或过大,则会出现美元指数反向走弱的可能,美国股市也会调整而震荡。从美国经济指标,特别是就业率来看,美小幅加息的决策可能是存在的,从国际看,美国退出QE和美元加息的预期已超过一年半,因前瞻性指引和预期预判带来美元指数的涨幅已超过10%,已提前超出了美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加息所达到的可能的实际效果,目前看这一效果对美国经济复苏和美元走强都是有力的,我个人认为:耶伦团队是否最终决定加息,主要需评估上述效果是否可再持续,如果已达极限,则加息是更为明智的决策。对未来走势的判断,美元更可能小幅、多次加息,同时也要看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整体情况,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速是否企稳及人民币基准利率是否已停止下降。

肖立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点评

与9月份相比,当前美国的通胀和就业状况已经基本满足加息条件,国际经济环境也相对理想,预计会在12月顺利进入加息轨道。

美联储加息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个别新兴市场国家会出现金融危机。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临近,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国际金融协会(IIF)对22 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分项脆弱性评估,巴西、印尼、俄罗斯、南非及土耳其在对外融资、国内政策面以及政治风险上均面临着较高的脆弱性,其在抵御跨境资金流动冲击方面的总体脆弱性也为新兴市场中最高。不排除经济增长疲软且对外资依赖程度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会爆发金融危机。

美联储提高利率水平势必引发我国境内资本进一步外流,提升金融市场风险。同时企业也将面临长期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一旦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入常规的加息周期,利率曲线会迅速陡峭化,期限溢价也会升高。美国国债的期限溢价是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溢出因素,会导致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加陡峭。中国未来的投资计划非常依赖低利率的货币环境,美联储加息引发银行和企业的长期融资成本上升,将不利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

周文渊(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点评

美联储本月加息的概率大幅提升,一方面是美国就业数据持续改善,目前美国的失业率维持在5%附近,已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新增非农就业数据也连续两个月超出市场预期,11月份新增非农就业数据为21万,10月新增近30万;另一方面,在经历四轮量化宽松后,美联储对通胀的担忧开始提升,目前美国核心CPI为1.9%,接近美联储2%的调控水平。

美联储加息虽然已在市场预期内,但预计本轮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始,将提升美元资产的收益率水平,加速资金回流美国。这将冲击其他非美货币,并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处于下行通道,预计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将较为缓慢,对市场的冲击可能较市场预计的要弱,同时由于其他非美国家相继进入降息和货币宽松周期,这一定程度上对美联储的加息步骤形成掣肘。

张家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点评

12月的联储会议召开在即,市场关心的重点仍然是美联储是否会加息。9月份联储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却放弃了加息的决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胀率在目标以下,失业率还没有恢复到5%的危机前平均水平,美联储不愿冒然加息引起资本市场的波动。3个月过去了,美国失业率已经降到4.8并且较为稳定,目前是一个比较“让人放心”的加息窗口。事实上,为了应付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快速的去杠杆,以及交易对手风险较大,这些流动性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变成了金融部门的现金资产。美国经济的恢复主要归功于其去杠杆的快速完成,而非美联储的宽货币刺激。笔者认为,12月份美联储加息将是大概率事件。

全球金融市场对联储的加息已经有1年以上的预期,各类资产配置一直在大量的进行。然而,加息相当于把美国金融部门过剩的流动性收回,对美国实体经济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尽管加息仍然会对金融市场带来一些波动,例如冲击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回美国等。事实上,人民币贬值已经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而外资撤离中国市场的原因中,对联储加息的预期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美联储的加息,解决好自己的经济金融问题才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

刘义华(宏观经济观察特约研究员)点评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三点公布利率决议,从近期的美国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的表态来看,加息几乎是板上钉钉了。一方面,本月初公布的11月非农就业数据达到了21.1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远超美联储主席耶伦认为可以保持失业率平稳的10万人关口。另一方面,多数联储官员表示触动加息的两个关键指标已经被满足。一是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改善,二是中期通胀率将重回2%。

我们认为,单就就业数据来看,美联储加息确实没有悬念,而90%的路透受访分析师也无一例外的认为美联储将于九年来首次加息0.25个百分点,使联邦基准利率升至0.25%-0.5%。但由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大幅下跌,上周更是触及每桶35.14美元的低位,这对通胀率的回升无疑是沉重的拖累,似乎也说明联储首次加息之后的升息通道将会非常缓慢。目前各个欧美主流银行预期,明年底利率将升至1%-1.25%,而2017年底利率将升至2.25%。

就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临近加息,各大风险资产如大宗商品,美国股市,美国国债收益率,垃圾债,卢布,境内外人民币等无一例外均出现下跌的态势。我们认为随着油价的持续下跌,这种避险的情绪很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在VIX指数回落至20以下之前,建议投资者以持有现金以及配置高信用主权债为主。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