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央行动态 > 其他 > 新加坡“卷入”全球货币宽松潮涌

新加坡“卷入”全球货币宽松潮涌

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1月30日10:05分类:其他

核心提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月28日意外降低新加坡元汇率政策的斜率,同时下调了该国通胀预估。消息发布后,新加坡元急速走低。货币政策的管理模式,新加坡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不过,对于中国央行是否保持原有货币宽松步伐,目前相关应对举措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张娜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月28日意外降低新加坡元汇率政策的斜率,同时下调了该国通胀预估。这一决定是在当天召开的非常规日程的会议上宣布的,旨在放慢新加坡元对一篮子货币的升值步伐,应对通缩,提振经济。

消息发布后,新加坡元急速走低,美元兑新加坡元一度升1.3%,创下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当日公布的声明称,降低新加坡元汇率政策区间斜率,主要是因为自2014年10月上次政策会议之后国内通胀“明显转向”下行。这印证了此前市场普遍担心的新加坡“国内需求疲软,通货紧缩以及生产率增长乏力”的经济现状。

1月28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还调降了2015年通胀预估,预计2015年包括所有项目的CPI料处于下降0.5%至上涨0.5%的区间,去年10月份的预估为上涨0.5%-1.5%。MAS核心通胀率2015年预计在0.5%-1.5%,此前的预估为2%-3%。重申2015年经济有望增长2%-4%。

而本月公布的去年12月份新加坡年化CPI通胀率为-0.2%,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连续第二个月年化CPI负增长。

据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定今年4月份才举行货币政策会议,此次会议的提前召开已属意外之举,主动下调汇率斜率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成为近期又一家推出宽松措施的央行

就在上周,欧洲央行公布了将启动购买债券的万亿欧元量化宽松措施。此外,瑞士、加拿大、丹麦、印度、埃及、土耳其等国家的央行也都进行了不同幅度的降息。目前,只有巴西、俄罗斯和新西兰因国内通胀和本币贬值等因素困扰,仍处加息通道。

自去年年初以来,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面临通缩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12个国家的央行陆续采取了“宽货币”政策,而新加坡也成为最新“卷入”全球货币宽松潮的国家。

不仅如此,多个发达经济体还将进一步加码货币宽松措施。比如,美国、日本和英国。

1月29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0-0.25%超低利率政策依然是恰当的,在加息问题上将保持耐心。与此同时,美联储对经济增速的评估更为乐观。虽然具体加息日期尚不确定,但美联储年内仍有加息的可能。

日本央行日前也宣布,将贷款计划期限延长1年,并扩大规模。根据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下一步可能于今年3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加大宽松力度。

而不久前公布的英国央行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大大出乎市场预料,原本支持加息的两位委员选择放弃加息主张。这显示出英国央行前期一度趋紧的货币政策,也在趋于中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联盛日前撰文指出,在日本、美国、英国之后,欧元区又开始实行量化宽松,使得宽松货币政策成为主要经济体的政策选择,从而可能出现全球范围更广泛的“以邻为壑”的政策“踩踏”。

从新加坡此次突然实施“宽货币”政策可见一斑。在全球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的背景下,美元可能获得持续走强的基础,美元中期走强仍将延续趋势。以欧元区为代表的资本外溢效应也会加剧全球资本流动风险。这可能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带来一定冲击。

据报道,在近期全球主要非美货币走贬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前期持续保持坚挺的人民币汇率,本周也开始显现出了较明显的冲击效应。在此形势下,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货币政策取向均面临考验,应未雨绸缪。

货币政策的管理模式,新加坡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新加坡货币政策的管理模式为,通过令本币兑一篮子未公开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或贬值,来提振经济增长或控制输入型通胀。

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趋势和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发达市场的需求,这或许可以给中国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一种思路。

不过,对于中国央行是否保持原有货币宽松步伐,目前相关应对举措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未来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整体稳定,货币政策适时宽松,以稳增长的时间换取调结构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聚焦点。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