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央行动态 > 美联储 > 退还是不退?“窝心”数据掣肘QE退出

退还是不退?“窝心”数据掣肘QE退出

中国证券报2013年09月09日08:39分类:美联储

核心提示:就业数据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重要参考指标,由于就业市场需得到刺激政策支持,美联储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无疑增添了掣肘因素,“退出”与否以及“退出”幅度的不确定性加大。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就业报告对美联储来说显得多少有些“窝心”。尽管8月美国非农失业率降至四年半以来的新低7.3%,但是当月新增就业岗位不及预期,而且前两月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被大幅下调,这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离复苏尚有较大距离。就业数据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重要参考指标,由于就业市场需得到刺激政策支持,美联储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无疑增添了掣肘因素,“退出”与否以及“退出”幅度的不确定性加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此前表示,如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如预期般复苏,美联储可能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QE3规模,在明年年中结束这一货币政策。美联储最新议息会议将于17日至18日召开。之前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美联储在本月议息会议上做出缩减QE3规模决定的几率很高。但近期美国公布的各类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特别是就业、贸易逆差等数据不尽如人意,美联储在决定QE3退出节奏上仍需综合考虑很多变量。

美联储历来有两大政策目标:一是“确保物价稳定”,二是“促进就业”。美国经济近期面临的通胀压力不大,今年绝大多数月份(除去2月)的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均低于2%,4-7月该数据涨幅更是一直在1.7%上下波动。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重新达到2%目标水平前,通胀不大可能引起美联储决策者警觉。从各种迹象看,美联储近年来的政策重心早已从通胀转移至就业,可容忍一段时间内稍高的通胀水平,也要保证实现充分就业。相比之下,就业市场目前是美联储的最大心病。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高失业率持续时间之久前所未见,尽管近来失业率持续回落,但要回到危机爆发前的5%以下水平需相当长时间。

最新就业数据显示,8月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共计16.9万个,之前6、7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被下调至17.2万、10.4万,上述数据无疑推翻此前广泛被认同的“今年以来美国就业市场回暖”结论。若按最新数据计算,今年以来美国月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为18.025万个,尚不及2012年的月均18.3万个。虽然8月失业率降至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7.3%,但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的求职者暂时退出求职行列所致。反映美国就业市场活跃程度的劳动参与率数据更是自2006年年底以来一直呈现螺旋下降态势,今年8月已降至63.2%,创下1978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水平。是否实现充分就业,直接决定美国消费者整体信心与支出力度,关乎美国经济基本面。即便是美联储内部的“鹰派”高层,也认为“退出”的最重要前提是就业市场出现实质性改善。不甚理想的就业数据意味着“退出”过早将导致美国经济复苏打折扣,美联储仍需提供“足够”的刺激措施。

自5月伯南克首次发出QE3可能“退出”的信号以来,美联储高层持续就此吹风,不断强化市场预期。尽管存在部分需要考量的因素,但美联储可能将不会改变今年年底前踏上“退出”之路的决心。不过,由于经济复苏基础依然不稳固,美联储怕是不敢在这条路上放心“快跑”。美联储现在每个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中,购买国债为450亿美元,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为400亿美元。目前,该购买规模最初可能先削减100亿或150亿美元,由于购买MBS可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消减购买国债对美国私人借款人负面影响有限,美联储可能先“投石问路”,在维持MBS购买规模的同时消减国债购买规模。如经济复苏特别是就业市场出现好转,未来的“退出”路径可能是:美联储先停止购买新的国债,再依次出售投资组合中的国债、MBS部分,最后停止购买新的MBS。

美联储“退出”仍有不确定性将令金融市场神经持续紧绷。美联储过去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近来的收紧预期导致资金大量流出,加剧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在美联储“退出”前景明朗前,金融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波动性可能将加大。(记者陈晓刚)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