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币种专区 > 其他币种 > 惠誉评级“剑指”中国意欲何为?

惠誉评级“剑指”中国意欲何为?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1年09月20日08:43分类:其他币种

核心提示: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近日称,鉴于中国银行业贷款风险聚积,可能在未来两年内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北京和香港的分析人士认为,需警惕海外资本唱空中国经济的行为,同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信心。

新华08网北京9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任峰 闫平 刘敏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近日称,鉴于中国银行业贷款风险聚积,可能在未来两年内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北京和香港的分析人士认为,需警惕海外资本唱空中国经济的行为,同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信心。

惠誉分析师安德鲁·科洪说,中国银行资产质量在未来3年内出现实质性严重恶化的概率很大,中国本币债信评级可能在未来12至24个月被下调。

银行信贷、地方债和新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去年以来惠誉对中国“动刀”的诱因。去年6月以来,惠誉不断下调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价级别;今年4月,惠誉再次“出击”,将中国长期本币债信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其分析报告称,负面的评级展望反映了对中国债务规模和高速增长的银行贷款,特别是房地产贷款激增的担忧,这些信贷严重缺乏信息公开透明度。

问题真有那么糟糕吗?同为全球顶级评级机构的穆迪和标准普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风险程度和中国经济前景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标准普尔主权评级分析师陈锦荣说:“中国的银行借贷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且监管者做了大量风险防范。庞大的外汇储备、外汇收入也会抵消负面影响。”

“我们对中国评级的展望是‘稳定’,下调评级的可能性很小。”陈锦荣说。

穆迪常驻香港的主权风险部高级副总裁汤姆·贝尔说:“中国有高度的经济稳定性和异常强大的财政支持提供缓冲空间,将维持对中国的正面展望。”

在标准普尔和穆迪“力挺”中国信用评级之时,惠誉为何唱起反调?专家认为,惠誉“剑指”中国可能有内外两种因素的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信用评级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教授指出,欧债危机以来,评级机构频繁对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多国降级,导致融资困难;而融资难度增加,信用评级更加糟糕,这种恶性循环,让欧洲对评级机构“深恶痛绝”。

“欧洲认为惠誉等评级机构的做法有意针对欧洲,在这种背景下,惠誉需要树立一个‘公正’姿态:其下调评级并非针对欧洲国家。”吴晶妹说。

同时,来自美国的压力也不容忽视。专家指出,美国国内有种观点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时,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不会比美国更好,“惠誉宣布调低对中国评级可以看成是其对美国国内这种情绪的回应”。

分析人士称,除了外部压力的因素,惠誉此番举动可能还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此之前,惠誉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标普首次调低美国信用评级。虽然招致美方的强烈不满,但从国际市场总体评价来看,标普此举赢得了公信力,也给惠誉等评级机构造成竞争压力,后者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说:“不排除惠誉为扩大其市场影响力,提升在国际评级体系中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而有意放言的可能。”

“从惠誉自身的逻辑看,理由似乎充分。但似乎忽略了中国的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能力,而片面扩大了风险。”吴晶妹教授说。

面对“险象环生、人人自危”的复杂国际经济局面,中国应怎样应对?专家普遍表示,既然惠誉是欧美资本控制,做出向欧美国家利益靠拢的行为也属正常,不妨将“来者不善”的做法,变成对防范风险的提醒。

对于外界关注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性余额约为10万亿元。财政部表示,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将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郭凯认为,预计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能够在未来5至10年被消化。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能性较小。专家同时表示,需提防局部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个别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过于依赖土地财政。

针对国际高度关注的中国银行贷款风险,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在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挑战的背景下,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加大投资、理财、资金托管等中间业务发展是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由之路。

“资本市场一样遵循‘无风不起浪’的原则。”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陈凤英说,“中国政府当以此为戒尽快化解风险,不但有利于国家经济健康发展,还可将‘把柄’从别人手中‘夺回’,消灭‘别有用心’者制衡中国的目的。”(完)

[责任编辑:王婧]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